【WRC • 风向】“AI夜话”新基建 周剑:智能机器人是新基建的新载体
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云端峰会(简称WAIC2020)正在举行。今年大会特别策划了“AI夜话”,邀请人工智能新生代企业家代表在浦江之夜畅想新经济的未来十年。
9日晚,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吴金城,优必选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周剑,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郑庆生等嘉宾就“人工智能新基建”进行了对话。
如今,AI深度赋能新兴产业的趋势日渐显现。以上海为例,围绕“东西集聚、多点联动”的布局,正加快建设“4+X”融合创新载体,目前人工智能重点企业1116家,2019年规上企业产值约1477亿元,比2018年增长10.7%。另外,微软、亚马逊、阿里、腾讯、百度等龙头企业纷纷围绕产业生态在沪布局;商汤、依图、深兰、云从等技术类企业也争相推进重大项目,加快技术落地步伐。
在新基建战略下,政府和企业竞相布局人工智能,展开新一轮的角逐,而智能机器人成为新基建的新载体。
吴金城表示,上海将围绕新基建,在重大项目、招商引资、创新平台、应用示范、制度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
周剑提出,智能机器人是新基建的新载体,我们以智能机器人为载体,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打造“硬件+软件+服务+内容”的智能服务生态圈,推动经济、社会的智能化升级,让我们的共同家园变得更有爱。”
人工智能作为新基建的七大技术领域之一,是支撑我国实现智能化升级的基础,而智能机器人则是实现人工智能功效最大化和长效化的最佳应用。同时,在智能化升级的过程中,新基建七大技术领域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割裂的而是有机互联的一个技术体系,通过协同或融合多种高新科技技术,智能机器人在新基建战略中,将承担智能载体的角色。
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智能机器人将实现大规模的应用,满足城市服务、人口老龄化、子女教育陪护等需要,甚至能够赢得人类的信任,成为家庭成员。
其实,新基建与旧基建最大的区别,是立足于高新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优必选科技重点布局伺服驱动器及控制算法、运动控制算法、计算机视觉算法、导航定位、ROSA机器人操作系统应用框架、语音六大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核心技术,以技术创新驱动发展。
在WAIC2020科学前沿全体会议上,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悉尼大学教授、优必选科技悉尼大学AI中心主任和AI首席科学家陶大程在演讲中表示,现有的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技术开始逐渐成熟,从实验室阶段逐步进入实际产品。
依托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优必选科技于2015年开始立项研发大型仿人服务机器人Walker。2019年Walker机器人与美国波士顿动力的Atlas、AgilityRobotics的Cassie,日本丰田的T-HR3s、本田的E2-DR共同入选“全球5大人形机器人”,是中国第一款可商业化落地的大型仿人服务机器人。
去年,Walker机器人入选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卓越人工智能引领者Top30,今年的WAIC,Walker机器人则成为“AI家园”的镇馆之宝,3D动态展示让全球网友切实感受AI场景。
在今年的新冠疫情防控中,智能机器人也成为使用最多的人工智能应用之一。优必选科技快速推出了卫生防疫智能服务机器人解决方案,三款防疫机器人提供体温监测、疫情管控、消杀、宣传导诊等服务,在医院、学校、企业、写字楼、展馆等上岗,并驰援比利时、韩国等国家,被UNDP联合国发展计划署捐赠给非洲卢旺达政府和医院使用,筑起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疫情后,新基建战略的提出,催生产业需求急速膨胀,社会和企业生产运营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都需要提高。优必选科技推出的智能机器人一站式应用解决方案,可服务数据中心、电力、医疗、政务、社区、园区、金融、展览、零售等多个场景,加速各行各业的智能化转型升级。
新基建也带来大量高新科技人才缺口,因此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人工智能人才,是新基建赋予教育的重要使命。
周剑提出:“人工智能教育是最美新基建。人工智能知识会变得像空气和水一样,润泽新一代人,让他们对未来的世界拥有更多想象与话语权。让新一代学子都能不费力地接受到人工智能教育,在通往智能新时代的道路上,他们就是中国的智造力。”
在上海嘉定,优必选科技从2018年开始运营华东第一家以青少年科创教育为主题的开放式科创空间站——上海嘉定区青少年科创集散地,建筑面积达3400平方米,覆盖了上海嘉定区85所中小学。
近期,优必选科技公布了联合余杭区教育局落地的人工智能教育项目,涵盖96所标准校、4所中心校和2所基地校,为全区约33000余名中小学及普职学生提供课程、竞赛、实践等学习机会,并为教师提供培训服务。
优必选科技首席品牌官谭旻表示:“实践证明,校内人工智能实验室+校外人工智能教育基地,是城市教育新基建的两个重要引擎。“
未来,优必选科技将在三个主要场景落地人工智能教育:基础教育校内,让人工智能走进课堂;基础教育校外,从学校走到家庭去做教培搭建体系;高职高校,重点推进科研创新、产教融合。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