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主论坛大咖观点(四)

时间: 2024-08-28

8月23日,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主论坛进入第二天,主题为【协同发展】,本篇章重点讨论如何通过机器人产业链的协同创新来促进新技术集成、新产品开发以及新模式探索,共同探讨机器人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的协同布局,携手培育共生共融的机器人开放式创新发展土壤。

66cf1dbde3e3a.png

23日下午的论坛由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孟庆虎主持。

66cf1dd11341c.png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江在以《农业机器人现状与展望》为题的演讲中表示,农业机器人的发展在未来5至20年将呈现以下趋势,一是通用农业机器人一机多用,二是多机协调,三是云边端整合为整体作业系统。未来我们将加强农业机器人的创新,根据国际上未来机器人自主、智能、共融、协作的发展趋势,要引入一些新的技术,农业机器人会涉及到的技术基本上包含了机器人通用技术及个性化技术,从智能感知、决策控制、灵巧执行和自主移动这4个方面,这是一个技术的矩阵图,我们以此为依据,最后集成一个农业机器人的作业系统。

66cf1de25dfee.png

韩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名誉教授,ROEN外科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Dong-soo Kwon在以《人工智能手术机器人改变了手术的模式》为题的演讲中表示,我们从未说过AI可以替代医生,而是强调它可以赋能并提升医生的技能,从而使患者的术后预后效果更好。借助AI技术,我们已经将手术的精确度提高了3倍,这有利于手术的安全度提高以及自动的介入和再介入,使得外科手术更加精确,提高了手术的效率。这是非常重要、非常需要的AI技术,它为医疗领域赋能。

66cf1df27d1ea.png

英国拉夫堡大学教授Massimiliano Zecca在以《老年人的脆弱:机器人如何帮助改善健康和功能》为题的演讲中表示,锻炼对身体健康有益,关键在于找到合适的运动量、时间和地点。如果我们无法界定这些要素,我们就无法增进健康。当前的老龄化问题是我们整个医疗系统面临的最大压力之一,人形机器人可能是一个潜在的巨大解决方案,能够缓解老龄化问题,帮助我们平衡医疗资源。机器人技术可以提供帮助,通过松紧弹性带等工具,可以准确地了解人们锻炼的内容、时间和方式,并据此评估您的下肢状况。

66cf1e01338e5.png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刘云辉在以《物流机器人技术与挑战》为题的演讲中表示,物流机器人的市场规模以每年25%到30%的速度增长,应用场景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在仓储里手动操作类工作,另一类是搬运式工作,如仓库内搬运、仓库到店面的运输以及最后一公里的配送等。这些应用场景的技术挑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是感知,如何可靠地感知周围环境的二维、三维信息等;二是可信可靠地高效工作,根据不同的场景,如何可靠而高效地完成任务,我认为可信的AI模型在这里非常重要;三是机器人硬件系统。我们围绕这些挑战主要进行了四个方面的研究:感知、人机协作、操作和移动。

66cf1e0e50568.png

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教授Marco Hutter在以《野外机器人》为题的演讲中表示,在不远的未来,我们可以预见像机器狗这样的机器人将在野外帮助我们搭建基础设施,甚至能够前往深空和火星辅助人类。目前的机器人已经能够避开障碍物,但我们的控制技术仍有待提高。我们采用了神经网络的方式,并通过强化学习的方法进行训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使用大量的仿真数据,就像有3000到4000个机器人同时进行训练一样。这就像一个游戏,表现好的机器人会被置于更复杂的环境中,不断推动它们克服各种挑战。我们会进行大量的迭代训练,以不断提高机器人的性能。

66cf1e1af361b.png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高峰在以《智能导盲六足机器人》为题的演讲中表示,机器人和导盲犬在一起时,它们之间也有一个互相认知的过程,尽管它们在某种程度上是竞争关系,但它们相处得很和谐。我们看到,真正的导盲犬遇到导盲机器人后,它们之间的互动非常友好。实际上,导盲机器人的智能化比我们目前见到的所有机器人更为重要。我们常说的具身智能一定要在导盲机器人上体现出来,因为外出行走时,机器人必须具备足够的智能。

66cf1e28eb5b1.png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张平在以《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的基本问题》为题的演讲中表示,"人工智能"这四个字已经不再仅仅代表一种技术,它可能正在演变成一种社会形态。当整个社会由智能体协助我们共同建设和参与时,我们就进入了智能社会。智能社会的治理与传统社会的治理方式有所不同,因此我们现在必须探讨并解决已经出现的一些问题,同时预防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

66cf1e3527bf8.png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孟庆虎主持以“机器人人才:塑造未来智能社会的基石”为主题的对话环节。

66cf1e434b21f.png

日本千叶工业大学教授王志东在对话环节表示,机器人产业的人才培养与其他工科教育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机器人涉及的是跨学科、多学科的内容。以日本千叶工业大学未来机器人系的情况为例,在建立之初就集合了电子、控制、机械设计以及人工智能等相关领域的教授,共同组建了12个研究室,以跨学科的方式开展教学。并且我们也不能预测十年后的教材该是什么样,因为这个的发展会更快。

66cf1e5095622.png

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教授陈和平在对话环节表示,机器人产业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不光是顶端人才,而是涵盖系统设计、调试、安装、运维方面的所有人才。随着机器人发展,机器人对人才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同时,现在的运维、编程人才不光是工业机器人应用需要,将来发展人型机器人等也是同样的,因此机器人产业的人才需求市场将非常广阔。

66cf1e5dd0c72.png

清华大学研究员,RoboCup中国委员会委员赵明国在对话环节表示,如果要让学生对机器人领域产生兴趣并参与到相关的竞赛中,可能从本科生尤其是低年级开始较为合适。我们最近也成立了机器人专业,并设立了一些方向性的培养计划。一年级的学生可以参加类似于入门级的比赛,甚至如果他们能把走迷宫、循线这样的事情做好,这对很多学生来说就已经解决了动手能力和编程的基本技能。二年级以后可以尝试更复杂的任务,比如带有规划、控制甚至是智能的机器人任务。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则可以接受更具挑战性和创造性的任务。现在直接让一年级的学生面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可能对他们不是很有帮助,因为挑战过大可能会让他们完全失去兴趣,但也有可能会激发某些学生的兴趣。我认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类型,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选择。

66cf1e6e69b2e.png

山东大学教授宋锐在对话环节表示,随着机器人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日益广泛,以及机器人产品谱系的不断完善,除了发展了70年的工业机器人已经占据了大部分工业领域外,服务机器人、专业服务机器人、个人服务机器人以及人形机器人的产品谱系也在不断完善和增多,这使得我们需要一个更为立体化的人才体系,从职业教育到本科教育,再到研究生和博士教育,才能满足我们对机器人人才全方位的需求。

66cf1e7be7984.png

上海鲸鱼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费旭锋在对话环节表示,机器人人才的培养不能用人工智能替代,机器人是硬件载体,机器人人才的教学培养过程都是在和这个硬件载体的交互当中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反复调试是离不开硬件平台的,同时,机器人的技术很综合,机械、电子、软件、人工智能等都包含,因此目前很难有一个技术来替代机器人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

线下来自国际组织、产业链上下游重点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的1000余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参加主论坛,23日的论坛线上直播吸引超30万人次在线观看。

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主论坛于8月22日至24日举行。为期三天的主论坛突出尖端引领与融通合作,分为“产业发展”、“协同创新”和“技术革新”三大篇章。论坛上各界大咖云集,议题精彩纷呈,84位国内外顶尖专家学者将聚焦前沿技术风向和创新成果,分享全球机器人学界业界的最新进展。本次大会主论坛同步开设线上直播观看渠道,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在线下或线上感受和分享这场科技盛会!

请扫描二维码关注大会官方微信

获取有关世界机器人大会的最新动态

© 2015-2024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2041980号-1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