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C 大咖观点】姚秀军《智能机器人——智享未来》
2021世界机器人大会第二天线下主论坛——“未来峰会”群星璀璨,产、学、研各领域大咖齐聚首,共话巅峰,为机器人未来发展领航。
峰会现场,京东物流X研究部特种机器人部总负责人姚秀军上台发言,演讲主题为《智能机器人——智享未来》。以下为姚秀军先生演讲内容全文整理。
非常荣幸有这样一个机会跟大家分享京东在机器人方面的尝试,包括在一些场景中的应用和探索。正式开始之前,我想请大家观看一段小视频。
这些是京东仓储机器人应用的情况,京东的仓储目前基本上已经实现无人化,常规的地面到立体的仓储都已经实现了机器人的全线替代,现在看到的是分拣相关的系统,通过大量的机器视觉的应用实现自动化的分拣,可以看到整个这项工作没有任何人工参与,完全实现自动化。接下来看到的是现在推广的无人车,目前已经实现了开放环境下自动驾驶的能力,我们展会周边亦庄地区已经在大规模推广,如果大家走在路上可以经常看到无人车的身影,包括亦庄地区以及全国的多所高校都已经实现落地。通过这种无人车的方式,能够实现我们在端的最后一公里的无缝覆盖,保证整个多维体验,包括这次疫情期间我们在武汉的应用,真正在抗疫方面充分发挥无接触式配送的优势,能够为抗疫做出自己的贡献。
如果说刚才看到的这些系统是二维的概念,无人机真正在空间上提升到三维的体系,通过无人机配送,我们在一些有名的悬崖村,包括特殊用品的配送,实现一个快速有效的配送手段,弥补现有陆地配送的不足,这些就是实际配送的场景。刚才看到的这种地势条件对普通配送员浪费了大量的时间,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提升配送效率。此外还有一些其它场景,比如楼宇、酒店和商业写字楼,包括京东在配送的最后100米场景,是配送机器人充分发挥它的价值和它的能力,目前在北京、天津以及多所写字楼都已经实现了覆盖和落地。
刚才提到的都是围绕京东内部的场景,提供机器人落地服务的典型应用,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大规模的外部场景应用,比如现在看到的机房巡检机器人,现在大量的数据中心,包括国家的重要机构都在应用这种相关的产品。现在看到的是医院里面应用的室内运送机器人,通过医院体系的大规模应用解决我们在医院物资配送的场景,包括结合京东线下的场景,真正端的这一层提供服务能力的商服机器人。可能这一款相对不太常见,就是铁路方面的巡检机器人。这些是在隧道或者厂房应用的巡检机器人,当然也少不了在一些仿生机器人产品的应用和探索,结合我们现有的BCI技术和脑电机电方面的研究,结合机器人的控制形成这样一款产品。
通过刚才的小视频可以看到,整个京东自己在机器人领域的探索和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那么从京东本身而言,可能对大家来说更多熟悉的是电商业务,但京东本身在内部体系是分多个集团的,从零售到科技集团以及物流集团,就是现在机器人业务所在的集团,包括产发工业品等等。目前我们实现了全国的无缝覆盖,从城市到农村,整个仓储系统的配送形成了自己的理念,就是所谓的从仓运配端一条线的立体解决方案体系,所谓的智能化和智能供应链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机器人是在整个方案中起到非常核心的作用,经过多年的发展,整个体系中已经形成了京东物流机器人的家族,通过这张图可以看到整个机器人的品类和现有的产品已经能够实现商业化,大致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围绕京东内部应用场景,就是刚才视频中看到的京东仓储运配各个环节,涵盖了现在以穿梭车为主,就是立体仓大规模应用的天翼狼系统、地面的运输系统比如AGV、AMR,包括自动的无人叉车,除此之外还有基于及其视觉的分拣方案。第二大类就是积极开拓京东外部应用场景,包括巡检为主的巡检机器人,还有我们的服务机器人,运送服务、配送服务和商用服务体系。我们也把多年沉淀的软硬件能力构建整个底层的平台和核心模块、软硬件一体的解决方案,输出给我们的行业合作伙伴,目前已经形成了机器人的通用运动平台、机器人大脑等等解决方案体系。
每个产品的定位在我们内部的场景中都得到了足够充分的验证,整个无人仓二十四小时不间断运行所有这类系统,通过这方面的验证,我们论证了这些是可行的,后续我们也在输出给同业者。
除此之外,我们无人驾驶也在通过慢速、小车这样的方式,真正基于自身的场景,就是在配送的环节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强需求,目前已经实行了开放状况下完全无人监管的行驶,满足京东配送员整个配送任务。目前全国各个地市已经获得相关的上道许可,以及在各个校园开始去布相关的无人车产品,满足校园内部的相对封闭场景的应用,今年我们在国家发布的首批三张无人车牌照中也是第一批。
我们还有无人机的整套体系,已经实现了多旋翼无人机、中载型到重载型,实现多机奉的覆盖,刚才提到的比较有特殊条件的,悬崖村和特殊物品的配送都在用无人机替代人工。目前我们重点推的也是最后100米场景的室内运送机器人,目前各个酒店和写字楼都在推送,真正从本质上解决这些年整个跨楼层、跨楼宇运输的人力占用以及成本问题,尤其是疫情期间给我们带来新的挑战,我们想通过这样的方式真正解决无接触式的配送,能够真正实现室内配送机器人在相关场景的落地。
结合京东线上的零售能力,然后结合线下,实现真正线上精准营销能力往线下转移的通路。我们把京东商城多年沉淀的上层精准营销能力跟线下的能力有机结合,也和很多合作伙伴、商场结合,实现有效精准的运营,包括智能推荐,整个实现商业完整的闭环,真正打通线上和线下的一条链路。
刚才提到我们的机房巡检,其实这是目前机器人市场非常小众的一块,但我们看到整个国家新基建和其它相关的政策导向,未来整个数据信息化建设都有非常高的要求,尤其是面临金融领域要求非常高。我们结合京东多年沉淀下来的视觉能力,融合机器人的精准控制分析的能力,研发出了这样一款产品,目前也是深深获得客户的认可,已经大规模在央行清算中心和工行,包括国网和其它数据中心都在大规模应用。通过这样一款产品真正解决原来人工巡检,可能不仔细、无法进行数字化资产的能力,包括未来整个数据中心的建设、节能提供有效的分析手段。
我们在2019年开始研发室内运送机器人,这是专门针对我们医院的场景,从电磁的辐射条件到整个操控能力满足我们在医疗场景的要求,所以也是在疫情期间上海疾控中心得到大规模应用,陆续也在其它医院比如北京本地医院和其它的医疗机构大规模推广,目前机器人在医院场景里的配送系统解决方案起了非常核心的作用。
目前我们也在围绕轨道交通领域做了小小的尝试,整个研发的轨道巡检机器人已经上道许可测试完成,开始进行商业化推广。中国高铁建设是在全球遥遥领先,但在前期的建设过程中,可能在建设上是速度比较快的,维护可能带来的挑战会非常大。按照现在国内15万公里的铁路运营里程,基本上还是靠人工巡检,我们是基于这个场景和痛点专门研发了这款铁路巡检机器人。目前在北京廊坊和兰州都开始推广,这类机器人是非常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真正能够解决在人工上的重劳动力或者野外的恶劣条件的影响,比如川藏铁路未来建成以后可能就不太适合人工巡检,环境条件确实比较恶劣。我们期望通过这样一款产品作为一个工具,能够给我们的巡检人员提供有效的手段,形成数字化资产,对轨道可能产生的病害进行提前预测和判断。
作为一家企业需要自己从社会责任的角度出发,我们也是把多年沉淀的技术开始在这样一些场景做出比较特殊的产品,京东在助残方面不光是资金和解决残疾人就业,也从自己擅长的领域去做尝试,比如我们研发了单独的仿生手产品,通过有效采集机电信号转化为控制指令,驱动整个手完成完整的操控,经过近两年的测试,目前具备了完整的场景应用的能力,也和相关的机构探讨合作方式,后续还是希望通过这样的产品推广真正帮助我们的残疾人朋友提升生活质量。
我相信这样一张图涵盖了京东在做的机器人产品的服务生态,能力底座涵盖了目前涉及的相关技术,比如人工智能和芯片集成、5G等等,上层机器人相关的核心技术,无人驾驶、人机协作、多机协同、机器视觉等等,刚才罗列了一部分的产品矩阵,形成一个具体产品的形态,然后围绕场景去做服务,目前涵盖了从仓到配到商家服务和特种应用领域,要是有这几层还不行,我们也在积极构建朋友圈和生态伙伴,京东内部体系构建了一整套完整的机器人生态,外部我们把上层供应链以及下游的渠道合作伙伴,相信随着整个体系的构建,京东在整个行业会有效地推动机器人产业共同努力往前走一步。
刚才讲的这些是机器人领域对京东的意义,以及在机器人产业做出的尝试和探索,未来机器人要往哪个方向走,就是对产业的认识,我们可能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今天提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我们认为机器人在现在这样一个时代,可能确实有别于之前我们认识的机器人,比如机器人2.0这样的称呼。人工智能技术是一个分水岭,人工智能技术和机器人结合以前,更多的机器人解决的是自动化的问题,通过流水线和自动化手段解决产品标准化的问题,包括产能的问题和方方面面的场景,但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结合以后,真正引领机器人进入2.0时代,刚才我们看到的所有产品都脱离不开一个词,就是智能化。今天展会现场也看了很多机器人,其中最大的特点就是智能化,这是一个典型的机器人2.0时代的特征,机器人1.0时代是以自动化为主,2.0时代更多的是以智能化为主。
目前我们正处于这样的时代,就是人机时代,最简单的人机交互开始到人机协作以及人机共融共存共生,现在可以看到的机器人形态和相关的服务能力已经超出了我们的认知和想像。刚才我们看到的仿生手产品,今天展会现场也有五花八门、各种各样的机器人产品,包括新的产品的研发我也一直在关注,比如跟人体有效结合的产品和前沿技术,BCI脑机接口技术的结合,相信随着这些技术的发展一定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引领我们进入一种人机共生共融的时代特征。
未来整个体系发展会形成三脑三体的概念体系,无论是算力还是场景的应用,终究要回归到三脑体系:首先是端脑的能力,就是边缘计算,其次是云脑的能力,真正大量的算力和核心计算能力可能会放到云脑上去,同时会有一些新技术,比如现在看到的量子计算,我坚信未来的五到十年量子计算一定会得到大规模的应用,尤其是云脑这一层,更多的是量子计算加上电子计算,就是现在常规计算的,形成一种混合计算的方式,因为量子计算不适合应用在所有场景,有些场景未来五到十年一定是可以的,基于这种发展特点和自身特性,会在云脑发挥能力,我们人脑也会参与整个过程。
现在BCI技术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三脑之间的信息交互又通过什么打通呢?比如5G网络体系,其它的BCI相关的脑电采集分析处理的体系,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交互的东西,就是所谓的三体,我们自身是生命体,另外就是机械体,可能有各种各样的机器人,不管是仿生、足式还是轮式,可能是一个数字体,比如数字客服,京东客服和其它客服不一定是真实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包括数字主持人。随着三脑三体的发展、整个体系的融合,我们的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界限也会变得越来越模糊,中间通过VR、AR和MR沉浸式的体验和交互,可能会模糊原来对物理世界的认知,形成一些虚拟化、真实化的东西,就是这样一种很特殊的现象,那么从这个角度就很容易理解一个比较新的名词,就是“元宇宙”的概念体系,就是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逐渐走向边界模糊的过度性形态。
我的演讲就是这些,通过这样一个机会,希望能够抛出京东对机器人的理解,希望大家一起努力推动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也希望更多的合作伙伴一起推动机器人产业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