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C 大咖观点】未来峰会第二单元 高峰对话
2021世界机器人大会第二天线下主论坛——“未来峰会”群星璀璨,产、学、研各领域大咖齐聚首,共话巅峰,为机器人未来发展领航。
峰会现场,高峰对话环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王田苗教授主持,国投招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王世海、真成投资管理合伙人李剑威、金科君创资本创始合伙人管弦悦、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张朋、北京柏惠维康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刘达上台就座进行对话。以下为高峰对话内容全文整理。
王田苗:感谢大会组委会给我们这样一个环节进行对话,十分有幸为组委会邀请以下几位嘉宾,他们都是来自业界知名的投资大咖和产业新秀,有请国投招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王世海,真成投资管理合伙人李剑威,金科君创资本创始合伙人管弦悦,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张朋,北京柏惠维康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刘达。非常有幸,每次请到一流的科学家、企业家和知名的投资大咖,我都觉得是对我的一次学习机会,所以我做了一些功课,但在此之前还是请他们本人简约地用两分钟介绍一下自己,以及他们在业界特别突出的成果。
王世海:非常感谢田苗老师的邀请,同样的地方一年参加了好几次。国投招商是一个市场化的私募管理机构,现在管理的规模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我们的主力基金就是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投资的主要方向排在第一的就是智能机器人,然后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器械、新一代信息技术,所以也是基于这么多年跟田苗工作室一起学习、一起理解,所以到了现在这个会场,非常荣幸得到大家的指导。
李剑威:很高兴有机会参加今天的讨论,真成投资是一个专注于先进制造、云计算、人工智能这两个大方向的早期投资基金,我们管理规模跟国投没法比,大概是20亿元左右。之前我对机器人工程非常感兴趣,也有幸和王老师合作,包括云舟智能,之前我们也投过做载人无人机的易行。我们感觉机器人+人工智能在接下来几年是大爆发的时间点,今天也很希望和在座的各位碰撞出一些火花。
管弦悦:金科君创2014年创办以来主要是三个投资方向:医疗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我们在机器人方向也布局了一些企业,包括天智行等等,一共有5家医疗机器人,我也比较偏好特种机器人,包括飞机智控、水下机器人,其实都是挺超乎我的预期。为什么要布局这样的机器人方向?一会儿王老师会提相关的问题,然后我们再来讨论。
张朋:下午我到展馆看了一下,世界机器人大会不能缺少工业机器人,我们是一家工业机器人企业,也是广东第一家上市的机器人企业,主营就是三个硬件核心产品:机器人、CNC、注塑机。我们的特点还是面向工业,客户群体其实非常大,所以核心还是覆盖了很多客户,这是目前我们的一些现状。工业机器人现阶段面临的瓶颈挺多的,压力也挺大的,但大家至少都看好工业机器人,各个国家对机器人还是很支持的,所以我们坚定地觉得工业机器人未来一定会走到国际市场。
刘达:我们柏惠维康是专门研发和运营手术机器人的公司,也有国内第一款获批的外科手术机器人,目前每年的手术量大概是3000台以上,就是每周都是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在全国可以完成将近60台以上的手术。我们口腔手术机器人是今年4月份国内第一个获批,目前打造了国内第一家口腔手术机器人的运营培训中心,希望通过微创、精准、高效的手术机器人为更多的医院、医生和患者进行服务。
王田苗:可以看到各位在自身的业界都做出过突出的业绩,所以我还是想和这五位知名人士探讨我国未来工业机器人应该发展的战略和策略。2021年1-7月,我国机器人整个使用包括进口和国产大概是20万台,去年我们大概在17-18万台,就是7个月一下子超过去年一年,增长率是64%左右,整个智能制造和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新能源、半导体都在迅速发展,一大批工业机器人也都上市了,集成、部件和主机,服务机器人比如科沃斯远远把美国的IOF甩在后面,原来是做教育做特种,后来也做到吸尘器,扫地机器人的市值是200多亿人民币,我们是500-1000亿元人民币。今年在BAT、京东、埃孚特、博时和新松参与的投资整个加起来,包括投资机构大概是300多亿,这里还不包括高领、红杉和其他专业基金,这些有50起融资规模超过1个亿。去年到今年注册有关机器人的大概是7万家,比如仿生、教育,但增长率很高。所以在这样大的背景下,今天上午我们探讨中国机器人产业的进展,我们是制造的大国和强国,工业机器人、3D打印、新能源车、航空航天都应该强,这样才能支撑我们成为制造强国。因此我想听一听对工业界有较为深刻了解的,能否给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在这五到十年有什么路径,让他们走向世界,能够向轨道交通、航天和工程机械一样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有没有什么思考和建议?
王世海:刚才田苗博士的主题是落在工业机器人,我们管理的先进制造产业基金是从2015年开始投资工业机器人,到现在已经六年多的时间。2015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份,基本上是十八大全国回归到实业和制造业,就是制造业强国这样一个起始点,所以我们基金也非常荣幸投资工业机器人,目前布局了伺服电机、减速器、本体、协作机器人、PLC等等产品,所以到目前为止在全产业链都在工业机器人进行了布局。六年以来,我大致上认为2015年讨论机器人的时候,当时整个全国的量是4万台左右,今年可能会突破25万台,甚至达到30万台,六年的时间基本上翻了六倍。当然,这里没有区分是国产还是进口的比例,所以如果看整个数据的话,近几年以工业机器人为基础的自动化、数字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一些在这方面从事工业机器人的创业公司、上市公司,比如创业公司融资的数量,包括上市公司的市值翻倍也非常好,整体来讲是一个蓬勃向上的过程。
但在这个过程中,今天中午午餐会的时候也有谈到这个问题,包括今天上午讲到的,这个行业是否在内卷?我不是社会学家,不知道内卷的真正含义是什么,但我不太赞同这个说法。我认为六年以来,整个机器人产业经过了政策推动、资本催生以后,到了2021年基本上消除了热度,回归到了一个相对理性的状态。但竞争是激烈的,激烈的竞争不意味着内卷。内卷首先是技术不进步了、市场不拓展了,导致内部的激烈竞争才叫做内卷,所以我认为还是要长期看好,并且得到了一个很好的归位。
那么现在存在什么问题?五六年前谈工业机器人,我们一直认为零部件产业是一个瓶颈,一个减速器的成本减到整台六轴本体的30%左右,但这几年我们在减速器领域有那么几家公司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包括绿乐谐波和正康,基本上缓解了国内国产机器人零部件依托于海外进口尤其是日本卡脖子,这方面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目前行业的变化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因素,库卡ABB大量的机器人用在传统汽车的焊接领域,包括折弯和技术加工领域,但国内的工业汽车产业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事实上工业机器人是五十年代就有的,日本人通过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尤其是汽车工业生产推向了一个普及化、应用化的领域,所以汽车工业的变化会非常大地影响工业机器人的走向,大家一定要关注这个变化。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已经在全球引领了行业的发展潮流,到了今年的新能源汽车,包括整个整车产销量应该是2800万辆左右,再过五年新能源汽车的比例会极度提高,至少在发动机、变速箱的加工会对机器人和整车的焊接发生革命性的变化,3C和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又给我们协作机器人提供了机会。
应该说机会和危机是共生的,我们取得了翻六倍的增长,所以不能说这个行业是内卷的。未来的发展在哪里呢?我们做工业机器人的一定要做应用端,不是外国人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而是一定要深刻地理解中国大工业制造的发展格局的变化,主要是三个大的领域:新能源汽车、半导体产业,这些会对一些小六轴产生革命性的变化,在座的也有一些创业者,就是手术机器人产业,我们也可以归为工业产业。
王田苗:由于适应环境的变化,搞不好国外还不一定能够转得这么快,反过来对我们国家,就像新型的创业公司或者协作六轴带来机会。
张朋:我们一直做工业机器人,最近几年我们也会先看四大家族是怎么做的,发展路径是怎样的,也在探索我们应该做成什么样。我们自己有清晰的认知,确实工业机器人早期的四大家族或者国外机器人是靠汽车产业起来的,就像刚才王总讲的,汽车产业发生了变化,国内企业能够抓住什么机遇?按照大湾区来讲,我们可能抓住了一些机会,就是电子行业最近的应用,灵活性、应用性要求是极高的,反倒给了国内企业一些机会,服务速度、响应速度会比国外的企业更好。最重要的就是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给点时间肯定可以突破,但在应用系统上的研发投入是极大的,这种程度给我们今天带来一个好处,就是应用性会更强,更适宜于中国制造业目前的需求。未来的发展在应用、细分行业和软件层面的研发,可能是在持之以恒地不断投入,不管是人才还是各种资源都投入进去,因为一旦规模起来、技术成熟、零件成熟,中国机器人发展起来只是时间问题。
王田苗:没想到大湾区的张总对工业机器人和世海一样充满信心,20万台中国产品牌占了35%,可是汽车中只占13%,大部分都是海外的,电子和3C占到20%。最近我们也发现工业机器人一方面进入新能源,另一方面进入半导体,有的也有进入食品加工,这方面算工业机器人的范畴吗?我听说出现新行业、新场景,总部打到上海,上海打到外国,讨论规模多大、效益多大、利润多少,反过来又对中国自主品牌带来了很大的机会。按照你们这样乐观,可靠性、毛利低、零部件成本高这些问题好像都会克服,让我感觉我也要搞工业机器人了,很有信心。你们在机器人方面有周期感吗?周期感有两种:一种是本身的周期,就是公共服务周期、医疗机器人周期、消费周期,就是一个新的机器人物种出来,有的时候要看成长性,渗透率是10%左右,成熟的是40%-50%,饱和的是70%,颠覆性的是20%,你们怎么看机器人周期?因为这样的话才能让我们有定义,不然的话我们会很焦虑,不同的周期就是属于你自己的领域,同时也对新兴的方向很重要,比如要是服务机器人太饱和,必须要有第二条曲线。
李剑威:其实无论是工业机器人还是服务机器人,在我们做投资的看来,无论是创业者还是投资都要抓住两个要点:一个是场景,机器人究竟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另一个是增量,最好是一个新增的市场。如果这两个结合得很好,最近的案例就是扫地机器人,不是一个新物种,十几年前iRobot就已经上市了,也在美国做出了成品。记得我最早买iRobot的时候需要一个定位装置,就是类似基站的东西放在屋里,整个路线规划和操作都很麻烦,价格也很贵。这个公司最早可能是几亿美元的市值,最近可能涨了一点,因为国外也开始普及,但技术成熟曲线还是比较早期,仍然是小众。我们看到科沃斯依托中国很强大的供应链,所以把成本做得很低,更关键的一点就是在易用性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不需要以前的各种导航装置,可以自动导航,相对来说比较智能,所以体验远远超过iRobot。产品上市其实没几年,现在创造出了大几百亿人民币的公司,非常非常厉害。
机器人扫地是不是刚需?如果是的话,产品成熟度是不是达到了跨越少数几个能够进入大众市场的时间点?如果跨越那个时间点,渗透率可能是2%左右,2015-2016年中国市场渗透率是2%,可以迅速提高到7%-8%,这个增量无论是对创业者还是对投资人来说都是最好的,我们相信从8%增长到40%这个空间也会很大,后面可能会有更多的竞争,但是没关系,一个新兴的、且动场景的、渗透率相对比较低的市场能够容纳很多玩家,可以看到科沃斯去年涨了很多倍,最近回调了一点,石头也涨了很多,有些用户可能两个都会用,所以从我们的角度看来,最关键的就是场景和渗透率。
我相信不仅服务机器人是这样,工业机器人也是一样,核心就是找到新兴的场景,真正能够符合那个场景比较好用的状态,到达那个状态以后用户会算ROI,一算就搞定了,很快就会买了。隐藏的问题就是用机器人替代人,不只是简单的算帐的问题,能够做到这么多人做不到的事情,扫地机器人替代阿姨就非常值,Decesion-making非常的快。工业机器人能不能找到这样的场景?比如3C就是新能源汽车,可能代表新的场景,如果找到一个合适的方案体量会很快。
我感觉不能笼统地说机器人的周期,每个场景都有自己的周期和成熟曲线,对创业者来说更关键的是找到我们这个场景究竟是在什么地方,是不是已经突破了Critical Mass,突破的话后面的好日子就会到来。
王田苗:就是痛点的应用常金,而且是新品类,抓住成长的高峰。
管弦悦:我之前在北京市可谓工作过,也管过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所以对科技成果转化比较有认知。2014年创办了金科君创以后一直坚持科技投资,实际上每个成果出来以后在转化为产品到产业化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现在我们管理的一共四期基金,一直坚持8+2,存续期比较长,这也是因为科技成果转化需要一个过程。刚才几位老总都讲得非常好,科技成果要作为造福人类、推动社会进步做实际商业的贡献的时候,一定要了解商业的需求,这是非常重要的。刚才讲到周期,所以选择项目的时候其实也是非常关注的,比如2014年开始在医疗机器人这个赛道,我们有天智行这个项目,后来我们又布局了相关的放疗机器人、外骨骼机器人等等,所以我有一个朴素的想法,就是希望用这样的手术机器人能够让病患少受痛苦,这是很朴素的想法,也会更加精准,同时保护了医生。众所周知,这里不用手术机器人来做的话,辐射对医生是很伤害的。
因为从这样朴素的想法出发,我非常偏好手术机器人,包括外骨骼康复机器人,我们为什么要布局?就是从整个中国到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以后,老百姓的生活已经提高了,但我们仍然处于九分治疗、一分康复,西方的发达国家是已经到了三分治疗、七分康复,所以康复的市场也会慢慢地起来,这是我们研究和观察得来的。为什么布局我们的特种机器人?这跟工业机器人实际上是一样的,就是相对年轻孩子们,人口减少、增速减少以后孩子不愿意干了,特种机器人实际上是在做人没法达到的恶劣环境的场景,是由机器替代人去实现,这也是作为朴素的想法,我不觉得机器人能够代替人,我是希望能够帮助人、协同人完成人类可能无法完成的,或者完成的时候相对不够精准等等,这些是我们的一些观察和朴素的想法。
王田苗:关键是从社会学的基本发展,医疗、康养以及人口减少、危险作业增多用机器人替代,这些确实是非常清晰。
刘达:医疗是一个慢周期,我们是做手术机器人的,手术机器人又是医疗行业的一个新产业,所以可以说是慢上加慢。即使是头部的达芬奇国内的装机量也不到100台,按照这个逻辑来讲,很多投资人得到投资是非常幸运,甚至可以说是侥幸的。通过我们的实践发现,一旦我们发现场景可能也不一定是那么回事。我给很多同仁介绍一个例子,去年5月份疫情之后我们在广西百色医院,他们购买我们的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今年5月份不到一年的时间手术量超过400台。
原来购买这个手术机器人之前科室神经外科的手术量是零,因为我们是做微创手术,常规的开颅手术在地级市医院是开展不了的,而且也没有病人来,因为担心水平,有了这个机器人一年的时间,手术量由零变成了400次,科室的效益由于手术量达到几千万。当然,这有可能是一个特例,但手术机器人对我们这类神经外科和骨科,基层医院和县级医院的医生迫切程度要高于三甲医院。我们虽然是从三甲医院进行市场教育,但一旦地县级医院去用的话,因为没有这个做不了手术,手术发病率是客观需要的。
为什么我们要做口腔?其实也是看到一旦我们能够解决这个种植的痛点,精准度提高了,全国的量是500万台手术,如果真正能够给医生解决这个问题,又提高了效率,这个周期就会打破原来人们对医疗和长周期、慢周期的理解,因此既是对这个周期的理解,也是对这个技术发展的理解,通过技术的手段把这个场景突破,前面看着很快,后面就会加速,前面慢后面就会快。
王田苗:康复会不会是一个中周期?如果是陪护老人聊天的话会不会是一个短周期?当然这是相对的,短周期是三到五年,中周期是五到八年,长周期是十到十二年,能否这么理解?或者是写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有多大多小,因为还有康复理疗,陪护聊天只有一大多小,
刘达:其它的我关注的不是很多,但我觉得看客单价,回到商业逻辑,为什么我做手术机器人?还是感觉它的价值高,因为对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一台手术综合价值也是5-10万元,口腔手术机器人平均那么高,但因为目前种植牙的体量大,客单价值还是非常高,所以我倒不担心。当然,频率加快的话客单价值量上去了,总量就会很大。
王田苗:举个例子,多大无小就意味着一定是在最顶级的三甲医院和最优秀的医生合作才辐射下去,不是简单的二甲医院,康复对用户来说要的就是理疗的效果,价格便宜,这和三甲医院没有关系,陪护聊天就是要了解周期和了解形态,其实对创业和投资就有这个理解,假如只让你们选三个机器人,这两三年一定要按住,能否跟大家分享一下?
李剑威:其实无论是工业产品还是消费产品最怕周期,作为投资者和创业者想跳出周期的快圈只有一个办法,就是科技和技术不停地进步。回到这个核心观点来看,选择什么产品必须要有足够的技术承载力。比如你只做一个豆浆机,我不相信能够做到一个技术承载力,如果是以技术承载力来看,选几个产品的话手术机器人相关的肯定还是要选。
刚才您说的医师习惯的问题、技术瓶颈的问题,包括今天上午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讲的。就像刚才黄总说的,因为承载力特别大,并且对人类的理疗诊疗发展只是一个起步,就像星光一样照耀着很广阔的一片天地。现在我们可能开几次会都无法预测一个更准确的未来,因为技术的承载力让人更有吸引力,这是我们一定要选择的方向,包括国投创新很多投招商也在这个领域不停地布局,最近我们又刚投了内窥镜产品,其实也是机器人的表现形式。
我们应当依托工业和制造业的进步去投一些新兴工业机器人的迭代产品,比如捷卡协作机器人,为什么要这样讲?如果是想穿透周期的话可能还要有一个抓手,就是不停增长的巨大市场,德国、美国、日本等七个国家加起来不如一个中国大,20万台机器人就足够了吗?我不相信,加上中国还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市场,新能源汽车的兴起、半导体产业的兴起,所以还是要选择这个市场,必须结合转型进步的技术来看这个问题。事实上我还是想选消费类的,我们一起投资了9号,五年以前我就到田苗老师那里请教,消费到底该怎么投?当时您讲的是以解决痛点,就是这么一个普通的市场,为什么没有发现市场和科技价值诞生出来一个扫地机器人?
作为业内人士,当时未必理解得透,科沃斯之后又出来一个石头,这里我不带有任何评价这些公司的色彩,只是一个看待演进的过程。整个消费类的市场客观来讲以后不能再叫机器人,就是一个智能化的设备,如果我们以智能化的设备重塑人类未来消费类对智能机器的需求,这是一个不得了的市场。就像中午我们谈到还有一个观点,以后汽车也会被归为智能机器人领域。为什么要这样去讲?人的需求痛点是有固化的和层出不穷的,但伟大的技术革命,比如刚才提到的智能化,包括新的芯片应用,5G应用和6G应用,以后手放在方向盘开车就违规了,想一想这个市场有多大?仅仅满足扫地吗?不可能的,十五年前成就了豆浆机一类的产品,这个市场已经没有了,因为技术进步了,习惯也进步了,痛点就出来了。
王田苗:医疗、工业、新业态、新品类,特别是消费类的智能机器,张总有没有什么个人观点?
张朋:我们一直做工业机器人,其实挺苦的,因为能够看到最近几年大家对机器人的投资,可能更多的还是跟C端相关,甚至是跟消费相关的投资容易吸睛一点,做工业机器人的基本上都在亏钱,所以亏钱做压力非常大,国外经过几十年上百年的发展才慢慢起来,国内机会很大,但确实工业的沉淀是需要时间的,可能没法像大家刚才讲的三年就能够一飞冲天让人看到成果,真正工业做机器人是2010年投入系统研发,五年才出来自己的系统,八年时间产品才出来,周期也是非常长的。为什么我们坚定看好这个板块?去年的后疫情时代以后,确实整个制造企业对人的需求已经非常紧迫,根本找不到人,所以整个工业机器人一下子就被放量了。
我们长远来看,工业机器人是不是比其它的消费类更好,国家如果把制造业作为基石,工业机器人应该是能够给电脑一个成长和起飞的核心,但确实需要太多打磨才能完善,能够跟国外的机器人竞争,我们希望有一天真的不被国外卡脖子,那么我们对工业机器人就完全可以这样看待了。电子行业无论是3C还是消费电子也是很大的市场,这也是中国最好的市场,食品包装行业最近两年发展也很快,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也是对工业机器人有很大的需求。总之只要工人特别多的地方都是工业机器人最好的场景,所以我们从这个角度去找最核心的市场。
王田苗:机器人还有不少洼地和金矿,包括很多一体化的空间,所以总体来说机器人还是以硬科技为主。最后一个问题,机器人产品技术和商业模式重不重要?哪些领域还是起到一个重要的方面?有人说今后应该是硬件、软件加上落地服务一体化,缺一不可,因为和客户拉得太远不了解市场,以后机器人就是租,甚至能不能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周边搞几个无人化工厂,物流会很方便,为什么每个厂都要自己去搞环保认证?机器人领域应该如何重视商业模式?
李剑威:我个人比较看好云计算,最早是软件即服务,或者基础设施即服务,这是非常先进的商业模式,美国的云计算公司差不多有100家上市,超过千亿的有很多家,超过百亿的数不过来。这些都是在资本市场非常受欢迎,基本上估值都是按照PS,不是超过PE,最低都超过10倍,现在更先进、更火爆的公司比如租赁或者数据分析,这些都是超过几十倍上百倍。为什么这些公司非常受欢迎?本质上估值会比硬件公司高很多。回到机器人行业,我们看一个创业公司从初期到上市和发展得比较大,如果是硬件公司即便是机器人,估值水平更多的是看硬件的逻辑。当然,渗透率很低的时候估值会挺高的,因为增长很快,一旦渗透率到了一定程度,比如整个市场到了60%-70%,甚至手机达到90%以上,其实估值水平就会比较低,能不能变成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苹果最早就是硬件公司,后来巴菲特买入了,所以觉得这个可能变成服务公司,苹果在服务获得的收入占比已经超过20%,包括苹果音乐、苹果电视,所以这部分估值会提升。
回到机器人本身,我们看到未来会不会存在这种续费类的、年费类的,或者按照服务次数收费的机器人的商业模式?我们觉得是很有机会,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场景不太一样,比如能不能有后续的服务收入?最高就是卖清洁剂,因为渗透率很低,所以还是可以承载很高的估值。每个CEO心里都会不断地思考,包括他们的董事和投资人都会思考,怎么让机器人变成水电煤?比如王老师提到的集中式的抛光工厂、集中式的3D打印加工中心,现在已经可以看到某些行业已经在出现了,而且也在我们的Portfolio推动转变,变成服务模型,变成服务模型的时候就要变成亚马逊计算,某些场景已经在出现了,不是可不可能的问题,这个场景是不是近期内可以变成服务模型。
王田苗:就是内容,而且充分利用云的计算。
刘达:模式是体现在技术的领先性比较强的时候,这个时候模式的作用会比较大,如果我的技术、我的产品同质化比较严重,其实这个模式做的容易,但学也很容易,需要先有技术壁垒再强调模式创新相对比较舒服,否则的话技术都一样。
管弦悦:现在就是技术、产品和服务,这个模式已经开始了,包括水下机器人的项目,原来是山海机器人,后来是江河湖海都可以用,就是做一些打捞、清理和清洁,不光是卖产品,此外还有卖服务,没有必要每个河道、每个水务局必须要买这么一套设备,可以是采用服务方式,包括康复机器人也没有必要就是家里要买回去,毕竟康复完了就好了,可以采用一种租赁和服务的方式。
王田苗:作为这次圆桌对话交流的主持人,我还是真诚地希望在座的几位能够用简单的几句话针对这个产业给台下的听众一些祝福。
王世海:我说六个字:硬科技、数字化。没有数字化的硬科技是没有很好的估值和未来的,但没有硬科技作为支撑的数字化也是虚无的,整个智能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的未来发展过程中,硬科技和数字化永远会交织在一起作为我们行动的准绳。
李剑威:我可能更多的是从投资人的角度给这个行业的创业者一些建议,如果在机器人行业做创业公司的话,一定要关注刚才提到的切到对的场景,不要老是琢磨机器人这个“人”,而是要服务场景。另外就是做增量市场,比如渗透率70%-80%不要去碰,做增量才有高增长,后面的融资才容易。
管弦悦:我说八个字: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将来多学科交叉融合需要有大的梦想、需要有高新技术的支撑,但也需要挽起裤脚、摝起袖子加油干。
张朋:虽然工业机器人很难,但要做好需要几点创新,包括技术上的创新、管理上的创新,商业模式上也能创新,这些叠加才能让工业机器人企业在很难的情况下脱颖而出。我们不仅是在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而且商业模式上也做了一些比较新的创新,期待做工业机器人的一起坚持下去,相信会有一个很美好的未来。
刘达:机器人这个高新技术产业首先要技术创新,通过技术创新带动模式创新,最终还是要实现双轮驱动,这样才能得到产业、客户,包括投资人的多赢,否则的话可能这个产业就会是昙花一现。
王田苗:让我们再以热烈的掌声感谢五位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