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AI 看机器与人如何联动未来

时间: 2019-09-04

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报道 可以集体演奏的机器人乐团、可穿针引线的机械臂、达到L4级别的无人车、形态各异的仿生机器鸟、用于水处理行业的仿生水母……新奇有趣的机器人令人耳目一新。

8月20日-25日,以“智能新生态、开放新时代”为主题的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每年的机器人大会除了各种论坛,最吸引眼球的就属世界机器人博览会了。今年展览面积达52000平方米,由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物流机器人四大展区组成。

近年来,在机器人、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一系列新兴技术的带动下,催生了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模式和生活模式。




服务机器人最受观众关注。  王小月  摄


机器人发展势头不容小觑

大会期间, 发布了《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9》(以下简称 《报告》)。《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达到    86.8亿美元,2014年-2019年的平均增长率达到20.9%。其中,工业机器人57.3亿美元,服务机器人22亿美元,特种机器人7.5亿美元。

工业机器人市场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3,是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统计,2019年,我国工业机器人规模达到57.3亿美元,到2021年国内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预计将突破70亿美元。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以及医疗、教育需求持续旺盛,我国服务机器人存在巨大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2019年,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2亿美元,家用市场引领行业快速发展。

特种机器人市场保持较快发展,各种类型产品不断涌现,在应对地震、洪涝灾害和极端天气、火灾、案犯等公共安全事件中,有着突出需求。2019年,我国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达到7.5亿美元,增速达到17.7%,高于全球水平。

人工智能技术与机器人技术的融合发展,促使机器人智能化水平快速提升。尽管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人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但发展潜力与应用前景不容小觑。“伴随着全球机器人的快速发展,中国机器人的产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开幕致辞中表示,近五年来,全球机器人领域创新创业更加活跃,技术演进和迭代的步伐明显加快,产业和市场的规模在快速扩张,应用领域在不断拓展,这些都有利地支撑了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改善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2018年中国的工业机器人产量超过全球产量的38%,关键核心技术需要进一步提升。虽然今年以来全球工业机器人增长有所放缓,但机器人产业仍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


服务机器人迎来黄金时代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统计分析,2019年全球机器人产业规模预计将达到294.1亿美元,2014-2019年的平均增长率约为12.3%。其中。伴随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兴起,服务机器人将迎来发展黄金时代。

每年的博览会,服务机器人最受观众关注,应用于消费者日常生活场景的小而美的智能科技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智能导购机器人、扫地机器人、可进行人车变形的编程机器人、送餐机器人等各显其能,消费级智能产品也不断涌现。

想要水中竞速、水底漫游或是水中摄影,也变得简单。一条憨厚可爱的“盒子鱼”形态逼真,利用仿生鱼鳍提供动力,享受水下摄影的乐趣。而水下摄影机器鱼更适合专业摄影爱好者,通过遥控器指定轨迹任意游,在手机APP可以看到实时传输的图像,直观地感受水下世界。

在猎豹移动展台,“豹”字辈成员悉数亮相,语音服务机器人豹小秘,送货服务机器人豹小贩、豹小递,劳动服务机器人6轴消费级机械臂、无人咖啡亭豹咖啡等产品纷纷亮相。

展台上,长着豹纹尾巴的豹小秘格外吸睛。工作人员介绍,豹小秘是五星级AI智能服务机器人,可实现导览、导购、问询、远程控制和自主充电等功能,还可根据需求进行个性化场景定制。目前已在博物馆、政务大厅、图书馆、酒店、银行、学校、超市等20余个场景落地应用,累计服务接近300万人次。

除了具有娱乐陪伴功能的桌面机器人外,传送菜肴、酒水,回收餐具,在办公场所端茶递水、收发快递、传送外卖服务等工作,都难不倒机器人。

今年的博览会为物流机器人专门开辟了展区,分拣机器人、搬运机器人、配送机器人、无人驾驶车等成为各企业展示的重点。其中,美团、京东、行深智能等企业都展示了末端物流配送无人车。

当前,物流业正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进行现代化、智能化升级。从仓库到分拣中心,从运输中途到用户社区,机器人正被应用到物流行业的各个环节。


特种机器人应用场景广阔



多足机器人主要用于抢险救灾等特殊场景。  王小月  摄

近年来,全球特种机器人整体性能持续提升,不断催生新兴市场。《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40.3亿美元。

今年博览会新增了多足机器人。这些机器人看上去简单,却已经学会了主动伸脚按电梯,自动进入电梯。据悉,由于四足、六足机器人适应性强,比较灵活,主要用于抢险救灾等特殊场景。

来自瑞士的四足机器人ANYmal可以适应多种复杂地形,能在台阶、障碍物、楼梯等各种地形上穿越,耐用且防水,适用于恶劣环境,如海上石油和天然气平台。

不满足于简单的搭配,北京汉森科技的四足机器人被组装成仿生狗机器人,前进、后退、左转、右转、俯卧撑、倒立等高难度动作都不在话下,加装其他扩展性执行就可以执行越野、埋伏、追击、进攻等任务。

六足机器人被组装成六足仿生蜘蛛机器人,这种专业的小型仿生机器人,腿部加长,可以提高行走速度,更好地执行野外军事任务。

作为特种机器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博览会D馆的空地上,RXR-M80D消防灭火机器人、绝影智能四足机器人、Laikago四足机器人、上海交通大学六足步行机器人等进行了现场演示,行走速度可快可慢,上坡下坡都可以平稳通过。

此外,管道勘测、消防灭火机器人、排烟灭火机器人、警用机器人等,也被广泛应用于实际场景中。


5G赋能未来医疗

近年来,在骨科、神经外科、康复医学、软组织外科领域,医疗机器人发展迅猛,装机应用医院逐渐增多。技术赋能,使得临床手术水平不断提升。

成都哈工医疗机器人有限公司的帕金森症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机器人通过超敏传感生物信息捕获技术及人工智能医学大数据分析技术,解决了帕金森早诊早筛及动态监管的问题。患者只要坐在仪器前方,按照工作人员要求,依次连续大声发出“a”“o”“e”三个音调,声纹识别技术就可以判断出患者情况。



帕金森症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机器人。  王小月  摄


工作人员介绍,这种机器人目前已经应用于医院及养老机构。

此外,手术机器人也通过与多家医疗机构合作,应用于医学临床。在北京市医疗机器人创新成果展示区展示的多款可进行外科手术的机器人中,华科精准的创新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主要用于神经外科手术领域,可进行癫痫、脑出血、帕金森、颅内肿瘤等手术。

达芬奇手术系统实现了将医生双眼及双手自然延展到患者体内,而机器人手术系统完全由外科医生自主操控。它可以放置在患者周围任何位置,同时实现腹部四个象限的手术通路。这一系统通过三维高清放大的视野,可观察解剖结构。全新的数字化架构,提供了更佳的手术图像,还可以无缝对接未来创新技术。

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田伟在“机器人医疗行业创新应用”专题论坛上表示,计算机辅助外科和应用机器人结合,为外科医生进行手术规划模拟、导航、定位、制订手术方案提供一套科学、准确的新手段。过去外科手术靠经验,但经验一定包含着不确定性。把医生经验转化为更准确、可执行的规划,而且在手术中准确实施,是未来医学重要的发展方向。

5G技术的应用,更好地赋能设备,低时延可以让专家远程进行手术,对手术进行规划设计。同时,5G在手术全领域参与更多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手术中出现的短板。

无疑,5G将给整个机器人行业带来巨大变革。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国际合作与机遇”主论坛上表示,5G和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为机器人产业带来了新机遇。5G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依托高带宽、低时延、大容量、高可靠性等新特性,将成为引领机器人领域融合创新和驱动增长的新动力。工业互联网快速发展,为制造业企业运用机器人技术完成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平台。5G通讯技术将极大增强机器人智能化、柔性化和精准控制能力,提升机器人应用潜力,推动机器人步入发展的快车道。(王小月)


●亮点集锦

FESTO仿生技术



在机器人博览会上,FESTO公司为现场观众带来智能飞鸟的飞行展示,整个机身和翅膀非常轻盈,重量仅有450克,翼展可达1.96米,受银鸥启发的智能飞鸟是仿生技术的集大成者,可自主地起飞、飞翔和着陆。

在2017年的世界机器人大会上,FESTO带来了飞行水母,今年“水母”又干起了老本行,潜入水底。仿生水母2.0版本,真实展示了自然界中水母的运动方式,在水中缓慢开合,上下游动。仿生水母有智能化的自适应机构,配备了电驱单元,用手机APP可以记录和追踪每个水母当前的状态。

工作人员介绍,利用这些仿生技术载体,可以了解到水处理技术领域的系统未来能达到的效率水平。目前,过程监控和状态监控是过程行业中所有设备的重要课题。

会行走的拉杆箱

你有没有想过,不需要手扶拉杆箱,它就可以跟着你自由移动。展会现场,一款会“行走”的行李箱吸引了不少人围观。据了解,这是一款能“看见”的行李箱,拥有自己的“计算机”视觉,在2.5米都会跟紧主人。

“行李箱拉杆的手柄处有摄像头可以进行人脸识别,智能行李箱可以在右侧跟随用户行走,并预测用户行走轨迹,实时调整自身速度和轨迹。”工作人员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说。

无人配送车“魔袋”




在机器人博览会上,美团携旗下无人配送全场景产品集中亮相。首次亮相的新版无人配送车“魔袋”,与在2019年美国CES展上亮相的第一版“魔袋”相比,无论是在功能性、安全性,还是可维护性上,都有所升级。

在功能性上,它设计了动态货柜,不仅支持从2个出餐口进出餐箱,还支持人脸识别、语音交互等多种交互方式。在安全性上,该版“魔袋”有多重安全防护,强化了行人交互。比如,车身四面都设计有提示屏和提示灯,以便于行人正确判断行驶路径。在维护性上,大到电池、小到关键零部件的智能控制、监测,以及钥匙孔与隐藏式把手设计,都进行了升级,这也有效提高了运营、维护效率。 (晓月)


本文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作者:王小月

责任编辑:倪敏


请扫描二维码关注大会官方微信

获取有关世界机器人大会的最新动态

© 2015-2024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2041980号-10
Baidu
map